隨著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的縱深推進,“凈土保衛戰”已上升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要務。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“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”,要求以更高標準保障土壤環境安全。數據顯示,我國現存工業污染地塊超30萬處,污染土壤總量逾20億立方米,治理需求持續攀升。在此背景下,鄭州德森環境依托自主創新技術體系,構建起覆蓋重金屬、有機物、石油烴等多類型污染治理裝備矩陣,為守護土地安全提供科技支撐。
德森環境聚焦土壤修復領域的技術攻堅,針對行業痛點開發出兼具高效性、經濟性與生態友好性的解決方案。
技術創新:破解復合污染治理難題
面對化工、采礦地塊中占比高達65%的重金屬與有機物復合污染難題,德森環境自主研發的集成式土壤淋洗系統,通過“物理篩分-化學淋洗-水循環”三級協同工藝實現精準治理。該系統采用螯合強化技術使鉛、鎘等重金屬去除率超95%,配合智能加藥系統可將多氯聯苯降解率提升至90%以上,模塊化設計支持快速轉場作業,單機日處理量達240噸。在湖南某鉛鋅礦治理工程中,該技術僅用45天完成2.6萬立方米污染土壤修復,節省外運處置費用超800萬元,修復后土壤指標全面達到工業用地安全標準,為復雜污染地塊治理提供了高效經濟的一站式解決方案。
石油污染資源化:熱洗技術開啟治理新篇
德森環境針對油田、煉化區石油烴污染場景,創新推出油泥污染土壤熱洗系統,通過分級加熱與余熱回收技術實現精準控溫與資源再生。該技術可降低能耗40%,余熱利用率達85%,廢油回收率超92%,回收油品直接回用工業燃料鏈;修復后土壤總石油烴(TPH)含量穩定低于1000mg/kg,滿足工業用地標準。在長慶油田治理實踐中,該設備累計處理油污土壤12萬立方米,回收原油4300噸,創收超2000萬元,成功驗證“污染治理-資源回收-經濟增值”的閉環模式,為石油污染地塊修復提供高效低碳的新范式。
土地是文明傳承的載體,更是可持續發展的根基。德森環境以“讓污染歸零,讓土地重生”為使命,通過持續技術創新與場景化實踐,正在為“凈土保衛戰”提供兼具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解決方案。在政策驅動與市場需求的雙重加持下,德森環境將繼續深耕土壤修復領域,以科技之力筑牢生態安全屏障,在美麗中國建設的征程中刻下堅實印記。
鄭州市長椿路11號國家大學科技園孵化1號樓513
電話:0371-61772378
郵箱:desenhuanjing@163.com
30年
裝備制造經驗
為用戶提供及時、高效、便捷的服務